产品中心

  • 看见新质生产力|一家制造业冠军企业的“反内卷”探索

    时间: 2024-09-17 22:40:16 |   作者: 产品品牌


      2年多来,万控智造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万控”)总裁木信德扛住了不小的压力,终于带领团队走通了一条创新路径,才有底气回答这个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之问。

      过去30多年间,起家于浙江温州乐清市的万控,伴随着乐清“中国低压电器之都”的崛起,专注于电气机柜的研发和智造,逐渐发展成电气机柜行业的“单项冠军示范企业”。

      如今,这家企业正在尝试打破“单打独斗”的传统发展模式,借助腾讯云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技术与经验,探索数智化转型,建立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协同的产业网络站点平台,用开放共享的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
      当前,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。温州制造业“单项冠军”企业,如何通过“反内卷”的创新探索,继续保持领跑者的优势,考验着企业家的应变、定力与格局,也是观察我国数字化的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的重要样本。

      作为电气机柜赛道的冠军企业,万控在行业外显得格外低调,并不为人们所熟知。不过,港珠澳大桥、鸟巢、北京大兴机场、上海迪士尼等大型工程亮灯的背后,都少不了万控机柜的身影。

      如今,这家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年产电气机柜30多万台套,拥有400多项专利技术,主导和参与起草了30多项产品国家标准,在丽水、天津、成都、温州、太仓建立了五大生产基地。

      万控充满传奇色彩的发展史,很符合“温州模式”下的温商崛起路径:1991年,23岁的创始人木晓东,东拼西凑了6万多元,在乐清一个村子创建了不足200平方米的家庭小作坊,采取“前店后厂”的经营模式,生产起动箱等配电设备。

      彼时,乐清低压电器行业刚刚走出早期的假冒伪劣与无序竞争困局。一年后,南巡讲话,民营经济迎来新的春天,乐清低压电器步入发展快车道。站上时代风口的万控,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摸爬滚打,努力争得一席之地。

      1998年,木晓东为赢得宁波一家有名的公司的订单,尽管屡遭回绝,还是经过7次登门拜访、改进产品,终于拿下订单。“七上宁波”成了万控创业史上的标志性事件,客户堪称苛刻的合同要求,倒逼公司实现技术、工艺与效率的蜕变与成熟。

      此后,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,电气机柜市场需求旺盛,万控不断专注于产品研制与技术创新,在细分赛道中快速成长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,同时在全国布局生产基地。

      2018年,这家企业接下港珠澳大桥工程的一个大订单。然而,要在短时间内完成800个电气机柜的同期交付,单靠一家工厂很难完成,传统的工厂流转方式也无法做到。

      唯一的办法是同时调度丽水、天津、成都三家工厂的产能,实现协同制造与交付。不过,木信德至今仍觉得,“当时协同制造的难度是超乎想象的”。

      如何保持产能、产线、产品质量标准、加工设施与工艺的一致性?输送到丽水工厂的原料是不是到位?成都工厂的产品合格率有几成?预计多少天后,应该达到怎样的订单完成度?这样一些问题都包含着制造业的“高难度动作”。

      木信德介绍,面对这种极限压力,公司在2012年起积累的数字化能力基础上,建立了万控信息化协同平台,终于发挥出了潜在的优势——从云设计到云制造全链路,实现同一套图纸、一张订单在三地工厂协同生产,最终完成了给港珠澳大桥工程供应电气机柜的任务。

      从早期的家庭小作坊崛起为行业头部企业,到2022年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“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”,万控一直在思考未来的转型升级之路,一方面积极捕捉新赛道机会、布局新的投资领域,另一方面加快面向高水平发展的转型步伐。

      从行业现在的状况来看,这家企业的远虑不无道理。中国电气产业链上拥有数十万家大大小小的企业,上游是元器件厂商,下游是成套开关设备厂商,终端是用电单位,夹在中间的电气机柜厂商也不少,业内企业规模大小不一、布局分散。

      “虽然我们在技术等方面具有优势,但要拓宽和挖深‘护城河’,还要立足于产业链,探索培育自身的新优势。”万控智造研究院院长侯文伟说。

      这似乎是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共同问卷——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,但转型方向却没有教科书式的“路标”。

      “过去,温州‘七山二水一分田’的地理环境,造就了温州人敢闯敢拼的特质。我们是土生土长的温州企业,整个团队都喜欢折腾新事物、新方法、新技术。”木信德身上颇有温州企业家的那股闯劲。

      2020年,木信德在企业内部组建了研究团队:专注于产品和制造上的智能化探索,尝试跨行业技术引进,同时也研究新的商业模式。

     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,万控把电气机柜主业转型触角伸向了产业互联网,希望建立一个连接上下游厂商的高效协同平台。“我们每年生产30多万台电气机柜,积累了行业最丰富的技术数据资产。同时,我们的数字化协同能力可以推广到整个行业。”公司管理层这样阐释转型的初衷。

      2022年,万控与专业团队共同成立浙江万榕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,木信德发现,万控作为传统制造型企业,尽管经历了30多年的行业深耕,但面对产业网络站点平台这一新事物,无论在平台链接能力、服务能力,还是先进的数字化技术与经验方面,都尚不足以支撑建设产业互联网平台。

      为了寻找具备系统思维与行业视角的合作伙伴,木信德和团队跟各大云厂商接触了一遍,最终决定与腾讯云达成合作,而后者已与三一重工、富士康等领军企业联手打造了成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。

      当企业要向产业互联网数智化转型的消息传开,万控管理层没少听到内外部的质疑声:公司深耕多年的电气机柜行业,看起来与互联网毫不搭界,这种转型未免“步子迈得太大”。

      “最初在成立万榕信息时,有一些老员工表示不理解:电气机柜做得好好的,做什么产业平台?有人甚至误以为万榕要去做电商,不务正业。”木信德回忆,当时最大阻力来自传统思维,毕竟创新意味着走出舒适圈,并面临有几率存在的风险。

      在一片质疑声中,木信德和团队坚定地探索这种新模式,希望用转型的成效去回答那些担忧和疑问。

      木信德对做成产业互联网的信心,源自他对行业痛点的深入洞察:电气行业分工很细,过去大家习惯了“单打独斗”,同行之间也有低质量的“内卷”,存在“重复造轮子”的低效困局。

      浙江万榕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帅介绍,由于电气机柜具有非标定制化特点,设计环节其实是靠手工设计、人工看图,往往涉及数千个参数,工序繁琐,工程师、客户、元器件厂商都要看图纸、数参数,每个环节都存在“做重复的事情”。

      “产业链上下游都在想方设法压缩交付周期,由此减少库存、提高周转、缩短账期,但一直被设计环节死死‘卡着脖子’。假设一个产品交付周期为20天,那么其中10天都要花在设计上。”黄帅说。

      如今,他们借助腾讯云OCR和大模型技术,结合企业建立的行业产品方案中心,形成了高质量的模型训练数据。经过大量标注和训练后,只需输入设计参数,就可以输出一份可投入生产交付的初稿图纸。

      “从输入参数到生成1:1的3D模型,只需要3分钟,设计师用一天就能完成过去一周的设计工作。”侯文伟介绍。

      2023年底,他们与腾讯云合作打造的“万智云电气产业网络站点平台”上线试点,为上下游客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方案设计、共享制造等服务,到今年7月已为客户设计了超700套电气机柜方案。

      与此同时,借助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,他们打造了在线知识服务平台“榕博士”,帮助技术人员整体提效50%。

      “基于万智云平台,产业链上下游还可以并联生产,设计图纸一出来,元器件采购、铜排制作、柜体制造都能一起进行,最后组装完成,交货期只需要7天。以前是串联生产,先出柜体设计图纸,柜体组装好了给下游客户装配元器件,再根据元器件位置画铜排图纸制造,十分低效。”木信德说道。

      目前,万智云平台已跟30家“天使客户”试点合作,预计今年11月底就可面向整个电气产业开放。在木信德看来,万控向产业互联网的数智化转型路径已经初步打通,未来希望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伙伴加入,共同带动整个行业提质增效,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(黄国清)